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38节
书迷正在阅读: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(重生)、在男团磕队友cp,我社死了、大佬他怀了野狗崽[重生]、导演她怼遍娱乐圈、老男人穿书后在恋综爆火、卑微小可怜重生后成了撒娇精[ABO]、穿成哥儿了怎么办、[重生] 清冷美人O长官竟是天然撩、满级大厨养狐日常[美食]、怎么就成万人迷了[快穿]
也太幼稚了吧,这有什么好比的,重点是两人刚刚还都一本正经的,把幼稚的程度直接由上升了一个等级。 旁边站着的翠柳、小喜子和马祥四人面面相觑一会,都很默契地往后退了一步,似是生怕打破两人这和谐的相处氛围。 翠柳和小喜子还好,之前安清和胤祺一起下地时他们也在旁围观过,对这种情况倒是有些习以为常了。 可马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场面,震惊的下巴都快掉了。 他家主子虽脾气温和,但也从没见同谁这般相处过,也……太放松了吧。 安清和胤祺两人一共就摘了两个西瓜,却足足花了一刻钟的时间,等把瓜都洗好后,便放在院中的石板桌上。 众人纷纷围成一圈,像是在进行什么神圣的仪式般。 安清主动邀请胤祺来切瓜,“爷,这瓜是您挑的,要不您来切?” 胤祺也没推脱,但他接过刀后才意识到一个问题,他之前从未切过西瓜,不知要如何下手。 “先这样从中间一切为二就行。”安清比划着指导了起来。 胤祺轻点了点头,但不知为何,当到落在瓜皮上时,突然就有莫名的紧张了起来。 他深吸了口气,手上开始用力,周围的人也都屏住了呼吸,紧紧地盯着那刀慢慢切进西瓜中。 终于,刀刃落到了底处,西瓜也被一分为二,慢慢摊开在众人面前…… 鲜艳红嫩的瓜瓤瞬间映入人眼帘,紧接着,一股专属于西瓜的清甜味道扑入鼻中,这视觉和味觉的双层攻击下,甚至不用吃都能想象的到这西瓜有多甜! 胤祺都盯着这西瓜愣了好一会,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西瓜,这西瓜皮比他们平时吃的薄太多了,方才他切瓜时,都感觉没怎么用力就切穿了瓜皮。 而且,这瞧着就知道瓜瓤有多嫩,重点还没有白筋! 见众人的反应,安清别提多得意了,“我就说我种的西瓜好吧,哼,你们还不信。” 众人:“……” 现在信了。 胤祺只切了一刀,剩下的切瓜任务便落到了小喜子身上,这活他擅长,按理说宫里主子吃瓜都是切成小块用竹签插着吃,但安清不同,以往也都是坚持让人带皮切成块,拿在手里吃的。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,没多久一块块西瓜就被摆在石桌上,一排排地放在那,别说,就这么瞧着就忍不住让人口齿生津。 安清率先拿起一块西瓜递给胤祺,“爷,您先尝尝?” 胤祺也没客气,顺手接过她手里的瓜吃了起来,当他咬下第一口瓜时,眼睛瞬间就亮了。 带他一口瓜咽下去后,安清忙笑着追问他对自己这瓜的评价。 胤祺想了想,很中肯地回道:“皮薄如纸,汁多如泉,味甜如蜜,西瓜中的极品。” 安清乐开了花,显然对于这个回答十分满意。 她也没再耽搁,拿起一块西瓜咔嚓咔嚓地吃了起来,顺便还不忘招呼翠柳他们一起吃。 马祥下意识就要推辞,在他的观念里,膳食之类的东西,都要是主子用剩下的,他们这些奴才才能分着用。 谁知,他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,翠柳她们几个已经开始应了下来,小喜子虽慢了半拍,但也已经上前拿了一块,顺便还给马祥拿了一块过来。 马祥扭头去看胤祺,只见对方轻点了点头,他这才接过小喜子手中的西瓜吃了起来。 安清和胤祺坐在石桌的凳子上,两人吃的都很满足。 其他几人则蹲在了不远处,一人手里抱着一块瓜,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,可以看出来他们都吃的很是珍惜。 夕阳的余辉洒在小院中,像是给院内的人和物都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辉。 他们想,他们应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夏季的傍晚,因为他们吃到了这辈子最甜的一次西瓜,而且还是福晋亲手种的! 安清吃了这个夏天最满足的一次西瓜,她一个人就吃了四分之一个西瓜,要不是麦冬后来拦着她,她觉得以她的实力,吃一个西瓜的二分之一是完全不成问题的。 胤祺吃的也不少,甚至比安清都还要多几块,两人合着吃了差不多半个多瓜,剩下的就分给了院里的人,大概一人能分到一小块。 哦,对了,小喜子特地被安清点名多给了一块,惹得众人羡慕的不行。 不过,这随着西瓜陆续开始成熟了,安清除了彻底实现了西瓜自由喜悦外,她这会还在很认真地考虑一个问题——这瓜要怎么分呢! 第27章 五福晋27 安清那块地的西瓜今年可谓是绝对的大丰收,当初一共移栽了一百来棵瓜苗,基本都成活了下来。 她一棵瓜苗留果是2-3个不定,那算下来也是有二百多个西瓜的收成。 就算安清再喜欢吃西瓜,她自己个也是吃不完的,所以从一开始她便是准备拿出一波出去送礼。 当然,第一波要送的自然是康熙、太后和她的大美人婆婆宜妃了。 太后和她大美人婆婆宜妃那里,是她真心想要孝敬的人,不得不说,自打她进宫来,两人对她都很是照顾,不管是何原因吧,这份情她是记在心里的。 至于康熙,安清不否认,她是存在着严重的巴结和讨好的目的,没办法,谁让人家是最大的boss呢。 于是,第二日,安清便率先带着六个大西瓜去了宁寿宫给太后请安了。 这宫里凡事都讲究个上双不上单,送礼自然也是如此,六个嘛,正好六六大顺也吉利,也不至于太多,毕竟物以稀为贵嘛。 “呦,五福晋,您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西瓜呀,这个头也忒大了些吧,”乌兰嬷嬷摸着那几个圆滚滚的西瓜,惊讶道,“内务府何时有这般品质的西瓜了?” 太后也诧异地看了过来。 安清笑盈盈地回道:“乌兰嬷嬷,这不是内务府的哦,这些可都是我亲自种的西瓜,今个特地带过来给皇玛嬷尝尝的。” 乌兰嬷嬷心想怪不得,就说嘛,要是内务府有这种西瓜,哪有不先送他们宁寿宫的道理。 不过,五福晋这是在哪里种的,难道是她庄子上送来的? 可那也不对啊,她方才明明说自己亲手种的,还是说,那话是有故作夸大些的成分在? “这些瓜是在何地种的?”太后也很疑惑,不由问道。 但她这话也是留了口子的,万一不是老五福晋亲自种的,她待会也不至于下不来台。 安清笑着把自己在院子种西瓜的事简单说了一遍,她还不忘提了胤祺在其中也帮了忙的事,顺道也替他在此次送瓜送孝心的事件中表了表功。 太后脸上明显闪过一抹诧异之色,所以,她之前在院子里折腾那番动静,竟是为了种着西瓜? 当时她还只以为是种一些花花草草,便也就没细问,任谁能想到她竟在院里种西瓜啊。 而且,还真被她给种成了! 太后又不由瞥了眼那几个西瓜,不仅种成了,还种的这般好,没想到这孩子倒还有这能耐。 “你有心了。”太后若有所思道:“你皇阿玛哪里送了吗?” 安清点了点头,回:“方才孙媳过来前,已经着人送去了乾清宫。” 太后和宜妃的宫里她可以亲自来,但康熙所在的乾清宫就不是她能随便出入的了,所以,她便派了小喜子过去。 太后抬手指了指那几个西瓜,“送你皇阿玛那的,也如这般?” 安清有些不太懂太后的意思,但还是如实回道:“是的,皇玛嬷,都是一样的呢,孙媳亲自在瓜地里挑的,都是最好的。” 太后轻点了点头,那便好。 这几个西瓜瞧着便知是精心挑选出来的,太后虽不太懂种地之事,但也知这地里西瓜定是有大有小、有好有次的,就像内务府每年给宫里供的西瓜一样,毫无疑问,送到皇帝那和她这宫里的,不管是个头,还是口感,定都是最好的那波。 在太后看来,安清能种出几个这般个头大的瓜已属偶然,但在这宫里也算是件稀罕的事,若是都送她这里来,皇帝那边没有,倒也不合适。 但她转念一想,也是,安清这孩子虽性子跳脱了些,偶尔会做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,就比如之前吃那西番柿果子的事,但大方面的行事上向来还是周全的。 安清可不知太后的心思,她这会比较不放心的是另一件事。 “皇玛嬷,这西瓜性寒,您每次吃上一些便好,千万不能吃太多哦。”她耐心地交代道。 这会子天热,人本来就就忍不住吃些冰凉解暑的东西,西瓜自然是最好的选择,还往往很容易一吃便停不下来。 况且,安清对自己这西瓜可是非常有信心的,太后吃了定会喜欢上。 但她老人家终究是上了年纪,肠胃本就要弱些,若是吃太多难免会不舒服,那届时她可就是好心办坏事了。 太后听了安清的话,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了起来,这孩子真是的,她都这么大年纪的人,难道还能像小孩子般贪嘴不成。 “放心吧,哀家和你这个小馋猴可不一样。”太后笑着打趣道。 安清自然能听出太后这是在笑她之前吃那西红柿之事,却也没不好意思,而是半撒娇半玩闹道:“皇玛嬷自是和孙媳不一样的,但孙媳这不是怕皇玛嬷不舍得辜负孙媳的心意嘛,说起来,这事皇玛嬷也是有责任的呢,是您平时对我们小辈太过慈爱了,才让孙媳有了这个顾虑呢。” 太后一听她这都能扯到自个身上,顿时哭笑不得了起来,笑骂了安清好几声泥猴才算作罢。 乌兰嬷嬷心里忍不住感慨了起来,每次五福晋一来,宁寿宫欢声笑语都多了不少,瞧瞧太后那高兴的劲,嘴角就没压下去过。 不像太子妃和其他阿哥的福晋过来,各个都像鹌鹑一般,话都不敢多说几句,说好听点是端庄稳重,但这么端庄稳重做什么,又不需要她们各个都去母仪天下。 安清离开宁寿宫后,乌兰嬷嬷便吩咐人来把这几个西瓜抱下去。 太后旁眼瞧着,突然说道:“也是孩子的心意,让人去切一个吧,你也同我一起来尝尝。” 乌兰嬷嬷自是没有不应的道理,忙叫了个小太监去切瓜。 半晌后,乌兰嬷嬷突然端着一盘西瓜,急匆匆地走了进来,“太后,您快瞧瞧这瓜。” 太后看到盘中的西瓜后,明显也愣了下,“这西瓜,也太喜人了吧。” 皮薄、瓜瓤鲜嫩,还竟一丝白筋都没有,瞧着就让人忍不住想咽口水! 乌兰嬷嬷笑道:“可不嘛,方才切开时老奴就在旁边瞧着也是吓一跳,五福晋竟能种这般品质上佳的西瓜,还真是厉害啊。” 听到这话,太后也跟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。 可不厉害呢,怕是连南苑那些专门给皇帝种瓜的农人都种不出这种瓜来吧。 乌兰嬷嬷见太后盯着那盘中西瓜殷切的眼神,忙把竹签递了过去,“太后,您还是快些尝尝吧,这瓜瞧着就甜。” 太后也没推脱,接过那竹签便插起一块,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放进了嘴里。 下一秒,她整个人都不由怔了下。 这瓜……何止是甜!是非常甜! 除了甜之外,汁水竟还很饱满,最重要的是瓜瓤入竟一点都不糙,口感好极了。 “怎么样,口感如何?”乌兰嬷嬷忍不住问道。 太后瞧她那急切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出来,“你自个尝一块不就知道了。” 乌兰嬷嬷和太后之间早已超过主仆之情,她这会见没旁人,也没顾着什么规不规矩的,从旁边重新拿过一根竹签,插起了一块尝了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