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娘子重生儿,春风十里伴崽行 第169节
书迷正在阅读:燕谭枝、欺负恶劣小美人[快穿]、炮灰攻逆袭计划[快穿]、全球灾变:我成了世界树、恐同直男闻到了我的信息素、暴躁小羊误入野兽训练营、祇园花见、变成弟弟的侍宠(骨科年下双性)、碧霄(NPH)、[综英美] 慕强批来到哥谭以后
在这里面一口气弹劾礼部尚书等几名朝廷命官,说他们官商勾结,逼良为娼,收受贿赂,包庇杀人等数条大罪。 这些都是在审查成王一案时查出来的,皇帝早已经清楚。 礼部尚书也已经锒铛入狱,此时递上弹劾折子,只是杀鸡儆猴走一个过场。 可看着奏折上的名字,荣帝脸色阴沉,奏折上还提到一个商户孙氏,为广安伯府送银万两。 孙家,荣帝记得还牵扯到琅琊台案里。 他拿起朱笔,在广安伯府的名字上重重一点。 前面数次放过还不知收敛,无论无辜与否,这勾连之罪是脱不清了。 只是丽嫔育有皇儿,她的母家也不能处罚太过。 很快,随着散朝,丽嫔迁出丽华殿,住进妩水宫,三皇子交由萧贵人抚养的消息也传回广安伯府。 广安伯夫人哭得晕厥,她是经常进宫的,知道妩水宫名字好听,其实就是一台水榭,住在那里等同是冷宫。 而且,三皇子交给萧贵人,这就是将广安伯府跟皇子分割开。 一个贵人养大的皇子,注定跟皇位无缘了! 女儿她做错了什么,她什么都没有做呀! 广安伯老夫人砸了几个茶盅:“皇帝无情!自家老伯爷以前可是为先皇出生入死过,又送女进宫为妃,现在连一个皇儿也保不住。 来人!更衣备轿,老身要去见太后!” 广安伯从下朝就呆坐一旁,自己的外孙是皇子,自己早些做打算有何不对。 没有损坏江山社稷,没有乱朝纲法度,怎么就让女儿进了冷宫。 他心下惶然,但见母亲要见太后也反应过来,除了告罪,其他的话万万不能说。 前一段时间皇帝陪同太后出宫亲农,是为成王和几个郡王之死,就连长公主都没能求情,立意之绝始无仅有。 现在母亲还要入宫再去求太后,恐怕广安伯府才真正是灭顶之灾。 广安伯当机立断,将府中库房打开,倾家荡产凑够纹银五万两,捐献宫中内库,以赎失德之罪。 虽然皇帝没有将广安伯府查抄流放,但府中上下人心惶惶,大势已去! 第235章 穷酸老男人 夏日炎炎,安春风坐在两院的中庭一边纳凉,一边跟采青采蓝绣花。 她订婚了,也需要准备嫁衣。 原身手巧擅长打络子,这绣花做衣的水平就要差点。 可玉嬷嬷还是要她亲手绣盖头和做里衣,哪怕已经在筹建中的服装作坊有的是针线娘子,也不许别人帮忙。 人一辈子就这一件嫁衣,经过千针万线,才能天长地久。 玉嬷嬷是没有机会给自己做嫁衣,在安娘子这里,就特别上心了,生怕她偷懒坏了寓意。 尤其是给金湛的衣衫鞋袜都需要亲手缝制,才能显示出新嫁娘的心灵手巧,贤惠持家。 如此美好的事,安春风却绣得咬牙切齿,她的手被扎了几次,疼得心烦。 “唉!这个鸳鸯戏水绣好,一定要歇几天!”安春风揉着手指抱怨着。 她也没有想到,自己有一天也会坐在这古色古香的庭院里绣花。 采青端着刚刚冰镇过的雪梨水过来:“安娘子,这雪梨子都不怎么凉了,不如你喝!” 大梁朝没有冰箱,上京城的井水也不是随便就能挖出来的,想吃冰镇饮料还得每天去冰铺子买冰。 现在炖的一锅雪梨水原本用冰镇着,想等玉嬷嬷和荣雪回来再喝,看样子快搁不住了。 安春风将手上的绣绷一丢:“好,不绣了不绣了!剩下没有炖的梨你让几个小丫鬟分着吃,记得给出门的木莲和玉竹留着。” 入夏后,宁老爷子身体不适,玉嬷嬷就让宁阿婆回家去了,家里琐事是采青采蓝两个大丫鬟管着。 炖汤没有用完的雪梨还剩下,就让几个女孩子分着吃。 采青现在跟她时间长,知道安娘子平时最是随和,嘻嘻哈哈的也爱逗乐子。 可最恨有相互欺凌的,只要丫鬟们之间敢使坏暗害别人,发现就会挨打。 荣雪身边八岁的木莲最得宠,有一次诬陷别人偷零食,自己却多占多拿,就被安娘子打得屁股肿了三天。 宁阿婆和荣雪求情都没用,玉嬷嬷只淡淡说了一句:“你们以为安娘子真是软脾气就去试吧!” 现在采青听到给几个小丫鬟均分梨儿,自然不敢有私心。 安春风刚端起冰梨水,就见玉嬷嬷带着荣雪和黑豆丫鬟回来了。 “你们回来得正正好,梨水都快化完了!采蓝,给嬷嬷和雪娘打水洗手吃冷饮子!” 今天玉嬷嬷又带荣雪去看诊了,现在玉嬷嬷也不让黑豆在半道拦沈小郎中,而是让黑豆直接带着荣雪进了回春堂。 安春风没有跟着去,但看此时荣雪的反应,好像也不紧张。 前一段时间里,玉嬷嬷跟荣雪为自觉卑贱哭哭啼啼。 听过安娘子的劝解,玉嬷嬷也想通了,女儿如今十二岁,该懂的也需要懂,既然已经接受外室女的身份,也就明白各人处境。 她百般隐瞒,最后还是一样的下场,经过母女一番深谈,荣雪一夜之间就褪去天真幼稚。 虽然瞬间苍白得有些让人心疼,还抱着安春风大哭了一场。 有前面从大年三十开始的循序渐进,如同剥洋葱一样,哭着哭着,荣雪到底还是接受了母亲玉嬷嬷教坊司出身。 也知道崔御史不会将自己认祖归宗的事实,没有精神崩溃。 荣雪说,“季棠”大师说过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,小林子和黑豆、小豆子没有父母,没有身份,同样也天天开心,自己以后还是要好好生活。 不管是什么大师说的,荣雪能想通就是好事。 只是没让安春风想到的是,荣雪居然还是想学医。 看样子也不单纯是想跟沈小郎中接近了。 出去走一趟,荣雪微微出了薄汗,她在廊檐边坐下就道:“安姨,我今天取了矫正支架,感觉走路已经没问题。” 天气渐热,薄裙无法遮挡腿部器具,荣雪出门就将戴了大半年的硬套取下,今天去回春堂都没有再酸痛麻木。 安春风笑道:“以后就多出门走走,城里那几个书斋也可以去,说不定有你需要的书。” 荣雪微微点头:“娘说我现在读书太少,若只学医书,很多道理都不懂,还是需要多识字多看杂书,也不耽误学医。” 她虽然现在能识字背医书,也还在死记硬背阶段,僻字涩句都理解不了。 年纪小,缺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内涵,其中天道阴阳更是不懂。 玉嬷嬷也不再拘她在家,一有机会就让小丫鬟和小林子几人带她出门。 两人正说着话,黑豆过来道:“安娘子,杨宗来了!” 杨宗虽然住在梨花巷,但白天在余家木器店干活,有空又要去看萍姨娘,倒是很少过来见安春风。 此时听到他过来,定是萍姨娘那边有什么事。 果然,杨宗进来脸色很是不好,他先是对在一旁的玉嬷嬷行过礼,就对安春风道:“姑姑被唐家关起来了!现在连我也见不着人!” 安春风的眉毛顿时竖起:“严氏在骗我,她三天前还说什么就快办成!” 小林子每天去铺子送订单,跟严氏自有接触。 玉嬷嬷已经知晓萍姨娘想要离开唐家的事,想到有严氏这个当家儿媳帮忙,花些时间就能拿到放妾书,就并未插手此事。 可此时听到唐家将人关起来,她也微微蹙眉。 杨宗抹了一把汗:“那个唐大奶奶说姑姑年纪大了,留在家也伺候不好人,就要给唐老爷买一个年轻的婢女。 本来唐品山也有些答应的意思,可被那孙如意说了一句大户人家的姨娘只有病死老死,还没有放出府去让人评说的道理。 唐品山听到这话就不答应,还把姑姑关起来了。” 安春风顿时搓起下巴,孙如意真是该死,可这个唐品山究竟是几个意思? 突然不顾情面将萍姨娘的铺子收走,现在萍姨娘要跟他断绝关系,他又死捏着不放。 玉嬷嬷喝一口茶,淡淡道:“一个穷酸老男人的心态就是这样的,看似颜面大过天,其实为的还是利。 以前萍姨娘的生意越做越好,他有银子用,自然宽宏大量,反正姨娘挣的钱就是唐家的。 可杨宗来了,还说过想接萍姨娘回去,看着就要人财两空,老男人肯定先会抢走银钱,再扣下人。” 说到这玉嬷嬷停下,看了安春风和杨宗一眼,继续道:“孙氏说得也没错,大户人家的姨娘是不能活着出府门的!” 杨宗脸色大变,他慌了:“那,我姑姑就只能一辈子给唐品山当奴婢?” 第236章 萍姨娘的恩怨情仇 顺安坊唐家,萍姨娘静静躺在床上,她已经一天一夜汤水不进。 严氏撇开下人,亲自端了碗银耳羹进屋,片刻后又神情凝重的端出来,站在门口叹气。 转头就让人去隔壁太常寺司乐家,把在听琴消夏的公爹找回来。 唐品山回来了,还带着一包萍姨娘平日最喜欢的黄豆酥饼。 以前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唐老夫人,萍姨娘就住在正房旁边狭窄的耳房中。 现在唐老夫人已经去世,她还是没搬,说住了十几年已经习惯了。 唐品山进去时,被里面的闷热熏得微蹙眉头,可到底以前他也时常在这过夜,同样习惯了。 看着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女人,唐品山眉头蹙得更紧,他走到床边,将糕点放在桌上温声道:“萍娘,我给你买了最喜欢的黄家黄豆酥!” 以前,无论萍娘怎么生气,只要自己在回家路上买些零食,偷偷塞给她再哄哄,萍娘就会开心不再矫情。 可这次萍姨娘听到黄豆酥,只是翻个身,面对着墙不出声。 唐品山坐到床沿,摸上萍姨娘单薄得已经露出骨头的背,心疼道:“你又瘦了,刘氏那里就别去管,我让大儿媳再多找人伺候,你好好养着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