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娘子重生儿,春风十里伴崽行 第121节
书迷正在阅读:燕谭枝、欺负恶劣小美人[快穿]、炮灰攻逆袭计划[快穿]、全球灾变:我成了世界树、恐同直男闻到了我的信息素、暴躁小羊误入野兽训练营、祇园花见、变成弟弟的侍宠(骨科年下双性)、碧霄(NPH)、[综英美] 慕强批来到哥谭以后
听到能完成任务,许公公这才满意,丢下一块绘着四爪团龙祥云图案,写着“外五”的黑底腰牌:“后日到王府送货,不用再到大门,直接到侧门递上牌子,找杂家就是!” 这可就是打开天堂大门的金钥匙。 安春风恭恭敬敬将腰牌放进锦盒,又给许公公送上一锭十两的银子,这才恭恭敬敬送两位离开。 第171章 东城明福街 玉嬷嬷很快就看见王府订单,也是吃惊。 一共二十五套,几乎都是桃儿杏儿,只有一套芳春。 款式上倒是整齐,每款都有,也不知道怎么分配。 大梁朝也有大梁朝的好处,都不用考虑尺寸大小,各府里自有贴身的针线娘子,会调整系带。 顾客的心思也不用多猜,尤其是王府女眷,那是皇家秘密。 赵王很大方的,跟着订单下的是货款数。 安春风算过,再这样来两次,就够自己开池塘买水养鱼了。 没想到第一笔生意就是开门红,玉嬷嬷喜上眉梢:“安娘子,我们的店铺也要赶快布置起来,就照你说的那样,这些文胸不能大量做。” 物以稀为贵,安春风不打算将bra当成造福众女性的日常用品。 一则纯纯的手工活做不了那么多。 再则,这是要挑战穿肚兜上千年历史的思想。 搁在这里,大概也是被人当闺房之乐,只有等人真正体会到好处才能推广。 安春风没这个能耐,只要能挣几个小钱养儿子就行。 当晚玉嬷嬷就回她的玉漱院找月娥她们几个商议开工事宜,安春风则陪荣雪看医书。 荣雪现在每天在背药理。 她想学医,玉嬷嬷和崔御史也答应下来,不再背诗词歌赋,而是背药经。 比起诗经,这个就更深奥难懂了。 好在都是基础知识,现在不需要理解,只能硬记。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。 荣雪还真是上了心,每天不是练字就是背书,一点都不需要人催。 还拿小本本记下一些自己看不懂的,说是等到复诊看腿时,就向沈小郎中请教。 安春风积极赞成,这可把拜师的银子都省下了。 黑豆要给他师傅送的礼盒也买回来了,不愧是最踏实的孩子,买的礼物非常实用。 一两山参须,一两鹿茸片,还有一大包枸杞子。 安春风也不知道自己让黑豆支取的五两银子够不够,反正感觉金大人服下之后肯定大补特补,满面红光。 第二日又是忙忙碌碌一天,第三天一早给赵王府的货物准备好。 许公公说要在申时之前送到,安春风不敢真的等到申时,早早就带着小林子,赶着马车送去王府。 她的“团龙外五”腰牌果然是金钥匙,不仅在外的府兵见就放行。 侧门上的小厮也换了脸色,不仅不收荷包,还有候客茶水间可以待。 见东西能准时送来,许公公很满意,简单查验后就收入王府内库。 交货成功,安春风心情舒畅,对赶车的小林子道:“去东城!” 小林子问:“是去果盘铺子吗?” 前几天安娘子才去过,还说这段时间都不会再去,只让自己对账查账。 “不是,是明福街!” 东城是京城商业最发达的区域,其中正午大街连通皇宫,街道宽敞,沿街都是高档酒楼银楼,钱庄,胭脂首饰铺子。 要在这里找到铺面做生意,豆腐都能卖成肉价,无形中就身价倍增。 只是这里好商铺只有那么多,玉嬷嬷图谋了许久也没有找到空置商铺,只能退而求其次。 年前就在旁边一条小街租赁两间商铺,并且装修好了,只等正月十五一过就开业。 对于正月初一安春风在东城招惹到唐家大郎,玉嬷嬷除了说一句以后不要主动惹事之外,并没有换一处地方开店的打算。 店铺就这样开着,人也这样随意来去,若是唐家敢来这里找麻烦,呵呵,那就是御史大人出手。 崔御史正等着把柄! 明福街不在东城的正午大街。 在安春风眼中,这就是现代的商圈步行街,看着小巧,但比繁华大街更有烟火味,逛街也更舒服。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,各种女性用品也集中过来,成了一个京城妇人们爱来的地方。 比如说玉嬷嬷租的铺面旁边,一个卖精致的首饰盒,一个是卖口脂水粉铺子。 安春风跟玉嬷嬷开的是布料铺子,店招很特别,名字叫“云端”,跟旁边那些古韵十足的天衣坊,巧针坊截然不同。 招牌上还有图案。 是安春风设计,月娥绘制,用几根线条勾出女子手抚布料的简约仕女图,再刻在木板上,层层上漆,颜色绚丽,很是抓人眼球。 玉嬷嬷初见这种店招牌时,只感叹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”,还是安娘子好,走过的地方多,奇思妙想也多。 店铺里已经摆上几匹锦缎、几匹绫罗,还有从南边采购来的绣品,零零碎碎的做样品。 看上去跟其他店铺差不多,唯一不同的是一大半店铺设成雅室,方便量体裁衣! 文胸虽然分过款式型号,遇上要挑剔的顾客,想定制也不是不可以。 安春风到时,玉嬷嬷正对一个穿戴干净利落,三十出头年纪的妇人说话:“你平时就负责打理布料,每天肖林会过来查看,有什么客人都说一声,只要你做得好,每月薪俸不会少的。” 那妇人连连点头:“嬷嬷放心,婢子知道该怎么做,宁阿婆是婢子堂婶子,不敢懈怠。” 妇人是宁阿婆引荐过来的,姓夏。 夫家是白霞庄的,夫妻俩一起在城里上工,以前也是一个侍郎家的针线管事。 听到宁阿婆年节回去说要雇人守店,她就辞退那边的活计,来这里当掌柜娘子。 店铺里雇人操持,要的是口齿伶俐,能记下客人订单,更要一个见过世面知道大户人家女眷习惯的。 这个夏嫂子就正合适。 玉嬷嬷对进店的安春风道:“可是把货交到王府了?” 安春风看一眼正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夏嫂子,笑着道:“是王府内管事收货,嬷嬷还是考虑怎么招人手赶活吧!” 夏嫂子听到东家做的生意居然是跟王府有关联,顿时一脸喜色,赶紧表现自己:“安娘子,玉嬷嬷,你们都放心吧!婢子知道怎么做,若不嫌弃手笨,空闲时还能缝上几针。” “不用,你只管记住京中那些大户人家的后宅关系就行,免得以后遇上出错。” 玉嬷嬷也笑,现在店铺人手已经齐备,她以后就主管后勤生产,钻研一些后宅女眷喜欢的东西。 夏嫂子在京城里当下人也快有十年,交际接待能力还是有的。 三人说完话,安春风跟玉嬷嬷就要离开。 就在这时,小林子从店铺外面跑进来,附在安春风耳边低语:“安娘子,金大人在旁边糖水铺子!” 安春风一楞,这还真是巧了,能在这里遇上,还有……金大人也喜欢喝糖水? 她想起黑豆前两天回来说金大人受伤,自己虽然送了礼,可到底没有关心一下。 自己跟唐家的麻烦需要仰仗金大人,关系还得拉拢,既然遇到了,也过去吃一碗糖水。 想到这,安春风对玉嬷嬷道:“嬷嬷,听说旁边糖水铺子里的水晶小丸不错,我请你吃一碗去?” 玉嬷嬷对这些街边吃食不感兴趣,只笑着道:“你若是喜欢,回家让厨娘做去。是不是喝腻了银耳羹,明天换成杏仁茶吧!” 现在安宅里的饮食药膳都是玉嬷嬷在调配,每天都会督促安春风和荣雪喝各种羹汤保养肌肤,养颜美容。 见安春风想吃那糯米粉的水晶丸子,就只当是腻了。 安春风笑:“家里做得再好,嬷嬷又哪里知道偶尔在街边吃上一次的新奇。” 第172章 “巧遇”金大人 玉嬷嬷无奈,这个安娘子虽然孩子都七岁了,可到底才二十出头,时不时还有些天真单纯的感觉。 就好像现在,非要去糖水铺子吃新鲜。 这话若是被安春风知晓,肯定不依,不就是找点街头小吃,怎么就天真单纯了。 “好,你今天来去几趟也乏了,吃一碗热络的暖暖肚子。”玉嬷嬷戴上面巾就往外走。 正月里的京城虽然没有大雪,可经常阴沉沉难见阳光,在外待得久点就感觉湿气透衣,身上寒冷,想吃一些热乎汤水。 阴谋得逞的安春风呵呵笑,紧跟着玉嬷嬷也走出店铺。 此时临近午时,不远处的糖水铺子陆陆续续有客人进出。 大梁朝京城繁华,只要有钱,生活中该有的便利和享受一样不少,而且还没有汽车尾气和毒科技。 糖水铺子是逛街人最喜欢的歇脚处,花十文钱就能坐上好一阵,冬天有热酪浆,夏季是冷饮子。 安春风跟玉嬷嬷进去时,里面客人三三两两,空气里都是暖暖的甜香。 这种开在闹市里的甜品铺子,多少有点网红店的意思,里面装修摆设都很有特色。 稀疏摆放的矮桌和镂空小屏风,将每桌客人分开,却隔不断香气和声音。 尽管隔着层层障碍,安春风脑子里像是装有雷达自动扫描,才一进门就发现最里面的金湛,还有旁边的叶青。 “啊!玉嬷嬷,金大人也在那边!”安春风低声诧异道。 有她一指,玉嬷嬷也看见了,微微有些惊讶,她也没有想到金大人会出现在这里:“我们过去跟金大人打个招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