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节
书迷正在阅读:失忆后我拥有四个未婚夫、继后、拜托,我家师兄天下第一、被匹配度4.2%的下属标记了、第一剑修的饲鱼指南、疯批病娇渣男短篇合集、操狐(强制甜宠、1v1、古风玄幻、高H)、春桃(古言,1v1)、坠翠蓝河(ABO NP)、虚妄经年
没有金银,铜铁也可。 于是,她高声道:“大人,秘密固然重要,但跟天下苍生的性命相比,就无足轻重了。我江枝愿为天下苍生,舍弃一切!” 说罢,她毅然决然地将药方交予章县令。 章县令看着江枝,脸上闪过一丝钦佩与欣慰,他缓缓地接过药方,感慨道:“好!好!江村长不愧是心怀天下之人。” 江枝轻轻点头,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,感觉胸前红领巾更加鲜艳了…… 咳咳!清醒点,这当然是不可能的。 江枝指指二瑞和小满:“县尊过誉了,民妇说出药方,是自知力微,就是昼夜不停,不休不眠,也无法做出能满足救民于水火的药品。 只希望官府在生产药品时,能给青泉湾药坊一些方便,也给我儿子侄儿一个官身。” 在药坊,江枝看到熬出黑眼圈的几个人,还有累瘫的大马小马两个孩子,瞬间就把增加药品种类、大量生产这个念头打消了。 没有现代化设备,没有原材料基地,想大量生产实在太难。 社会的进步从来都不是某一方成就,而是生产环节上各方面的努力。 自己在药坊增加人手,原材料就成新问题。 若是自己增加收购,一家独大,风头过盛,四处奔波的收购员会有危险。 不如以后以研制新药为名,只卖配方,少量生产,走精品化路线,钱没少挣事还少做…… 张口讨官羞耻吗? 江枝觉得不羞,这只是以物易物。 “捐官”,是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。 史书记载“秦得天下,始令民纳粟,赐以爵”之,此后到西汉时,就形成制度,代代有传。 自己用“传家宝”给孩子要福利很正常。 听到自家娘开口就要官,二瑞和小满惊得说不出话来,两人立即站起来,一脸紧张的看向章县令。 他们两个实在太意外了,当时在来时只说把做好的药品献给官府,没想的娘会给自己两人讨官。 第387章 捐官 二瑞和小满懵了,章县令也有些懵,不过他很快就答应下来。 乾坤大挪移本来就是他最擅长的招数,况且捐官多为虚衔,只图一个名声而已。 跟自己画的“立牌坊”“竖功德碑”相比,这事更容易办到。 很多事情看着万难,蒙的就是一层窗户纸,只要撕开就什么都不是。 就好像现在江枝明明白白要官身,一番讨价还价,章县令就给了选择。 一是让二瑞入县衙工房,小满入兵房。 县衙是最基层管理机构,被称为叫“土皇帝”是有道理的,内部设置为六房,对应金銮殿上的六部。 其中工房掌管工程、营造、屯田、水利等。 二瑞是农耕出身,没有学识没功名,入工房做一个挂名杂职。 小满同样的情况,没有什么出身,但懂些功夫,入兵房壮班,在巡防营挂职。 江枝不是很满意! 之前向德金在入县衙当衙役时,就邀请过小满和二瑞同在衙门谋一个差事,但被江枝以二瑞小满不够圆滑世故拒绝了。 现在再入,岂不是原地转了一个圈。 “章县尊,能不能再给点实惠?以前俩孩子就差点来县衙,只是因为家里有事没走开。” 江枝把之前自己还有一功提了提,别就这样忘了。 章县令微微皱眉:“若是能到县衙坐班,自然有实惠可用,也有提拔机会,可你只挂职,就有些不好办。 但工房每个农事节气上,各职需要回衙议事,二瑞也是有展露头角的机会。入了公门,自有公门的好处,以后你们就知道了。” 跟现代拼命考公务员差不多,公门自有公门的好处,一些福利待遇不能用银两衡量。 章县令把一些细处对三个农家土包子细细道来。 除去上衙门官吏名册,对子孙后代有好处。 其中一个例外特权就是可以用驿站车马,公派! 以前江枝虽然也能在驿站借到车,那是用钱用高价砸,是求人。 现在虽然用车也需要花钱,性质不同了,叫补贴金。 小满能每旬在张军头的巡防营参加壮勇体能集训,还能参与梨花镇的安防。 换句话说,梨花镇的混混得新认识一个大哥。 虽然表面上,二瑞和小满跟向德金他们一样是编外人员,没有官府俸禄。 但带资入组的打工人和应聘入职的打工人还是有区别。 二瑞两人属于白吏,向德金他们是役。 听到这些不起眼,但又是能让生活过得舒畅的好处。 江枝终于是满意了! 求人不如求己,自己的人用着更顺手。 很快,有役工带着二瑞和小满去各房办理入职。 县衙每一个职差都是香饽饽,突然入两个新人,还是县尊亲自安排,一下就在衙门里传开。 本在衙内当差的吴洪茂最先得到消息,拉来几个兄弟候着,只等这边事办完就赶紧去找向大哥喝一台庆祝。 外面欢声笑语,章县令的书房里,江枝正把两个方剂的制法写出来。 看到那些平平无奇的草名,章县令摸着胡须感叹道:“世上只有无用之人,没有无用之草!” 这话说的实在,有些人的确不如草,活着一坨肉,还不如草能沤肥。 平川县衙里,江枝笑着要在酒楼摆一桌酒给二瑞小满庆祝。 徐家村外的官道上,鬼鬼祟祟出现一个破衣烂衫的男人,一边走还一边打听:“请问老伯,徐家村在哪里?” 正在道边捡粪的徐长明闻言抬头,眼睛一下就瞪大了:“你是什么人?” 第388章 杨老三找来了 大夏天赶路可不是容易事,杨老三满身尘土,挪到树阴下才道:“老人家,我有一个亲戚在徐家村,就问这里是不是?” 徐长明放下提着的狗屎鸳篼,眯着眼凑过来把杨老三看了又看,满脸疑惑道:“你不是我们本地人?” 杨老三猛点头,挤出一丝笑可怜道:“我家乡遭了兵灾,现在落在平川县安户!” “那你就赶紧回去好好过日子,别乱跑!”刚刚还只是疑问的老头突然就暴怒了。 手中狗屎鸳篼一甩,就开始赶人。(网上找不到鸳篼图片,巴渝的朋友上一张) 杨老三身手矫健的一闪,可惜他赶路几十里,走得太累没闪过,还是被狗屎鸳篼撞了一下腰,里面晒得干干的狗屎骡粪差点就倒在身上。 “你……你干啥?”杨老三怒道。 他现在又渴又饿正热得心慌,再被这老头一动,简直要暴跳如雷。 徐长明心里也是鬼火直冒:“徐家村不许人进,要找谁就在驿站等着,等你的亲戚来接。” 找亲戚,找亲戚,百八十年不露面的人现在都在找亲戚。 这时候村里的亲戚还没有走呢,又来一个外地的。 全部打出去不见。 前几个月那徐小姑来人就是说找亲戚,结果在村里打伤几个人。 小满还差点丢命,还幸好村里妇人会纳鞋底给缝上了。 现在又来一个……哼,这当徐家村是大街,都来赶场了。 杨老三眼睛都瞪直了:“啥,县城都可以进,一个村还不许进,你这个村藏着啥东西不敢见人!” 徐长明嘴巴一撇:“我们村有什么关你屁事,要你问!” 这话说得硬邦邦的,牛都踩不烂,大有一言不合就打起来的架势。 徐长明此时火气是真的大。 村里亲戚来了,不是别人家的,还是自家的。 他媳妇娘家的侄儿带着孩子来的。 自己媳妇已经死了十几年,这个侄儿也十几年没有登门,就连逃难都没有过问一句,现在上门了。 带着大包礼物,一进屋就先跪着要去姑姑(姑婆)坟头烧纸,又对自己这个姑父请罪。 伸手不打笑脸人,还是几十年的亲戚,徐长明只能留下吃饭。 可娘家侄儿带的孩子嘴巴会说,口中喊着自己姑老爷,话里话外转着弯的都在问青粮卖了多少钱,田里那棚子在干啥,村里一车一车收来的树皮树叶又在干啥。 这可是村里的秘密,谁也不能说,徐长明虽然不怕死,还是不想自己死了水打沙埋,落不得一个好死,于是找了一个借口就出来捡狗屎。 没想到躲在村外还有人来找,这真是撞在枪口上,一腔怒火无找不到地方发泄,对着杨老三就开喷。 杨老三此时生在别人地头上,不敢耍横,只能忍着气讨好道:“老伯,我在这人生地不熟的,不敢说假话。 主要是你们村里那个村长太不讲道理,我这就是来找她理论的!” 一听是找江泼妇,徐长明顿时就来了精神。 他把自己鸳篼里捡的那几坨狗屎往旁边草窝里一倒,再把鸳篼口往地上一戳,拍拍朝上的鸳篼底道:“来,你坐在这里上,给我说说她干啥事了!” 杨老三看看鸳篼屁股,想想刚才还有几坨屎在里面,他再累也坐不下去。